黄可锦:“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图/黄可锦
黄可锦是革命老区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那里开门见山,人们很容易想走出大山看看,把视觉和梦想延伸遥远的地方,因此,黄可锦骨子里有一股的吃苦耐劳、敢于冒险的精神。
拓展经贸合作空间
福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境内山岭耸峙,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闽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的生计模式。他们或上山打石,或下海捕鱼,或从儒人仕,或贸易经商,不追求一律的生存模式,具有很强的务实精神。黄可锦也不例外。
2010年,黄可锦从北京来到柬埔寨,投下巨资,在贡布省获得一处磁铁矿的探矿权。当时,固体矿产勘查投资利润可观,而柬埔寨又是一个能源完全靠进口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投资矿产具有良好的前景。然而,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国际金属价格暴跌,加之勘查开采成本的大增,矿业市场的繁荣戛然而止。
黄可锦很快意识到国际矿业风向标的转向,随即对自己的产业投资进行重大的调整。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而黄可锦的家乡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世纪性的机遇就摆在眼前,黄可锦岂能轻易放过。
2015年7月,黄可锦带头成立“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为福建籍乡亲在柬埔寨维护权益和安全建立一个“家”。
黄可锦首先想到是如何将自己老家的优势产品,与柬埔寨的市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福建产业优势,又能实现资源互补。经过市场调研,黄可锦发现,近年来,柬埔寨建筑业发展迅猛,建房子需要各类建材。福建正好是中国的建材大省。找到了切合点,黄可锦很快联手在柬闽、华商,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打造了全国第一家“一站式”建材城——柬埔寨福建建材城。
“金边的楼盘如雨后春笋,建这么多房子,却没有半个集中的建材市场,如何形成一站式购物?”黄可锦就是要把所有的建材产品集中到一起,让客户不再为建材产品东奔西走,如此资源整合,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给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黄可锦认为,到“一站式”建材城购物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根据柬埔寨国土规划和建设部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2305个建筑项目兴建计划,总投资33.8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投资额增长了33.14%。而2016年一季度,该部门批准的建筑项目就达473个,投资总额高达16.47亿美元,同比猛增258%。与比同时,2016年柬埔寨进口各类建材570万吨,同比剧增185%,进口金额达3.28亿美元。正是因为建材刚性需求的存在,黄可锦看好福建建材城的前景。
农业、建筑、旅游、制衣,是柬埔寨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除了看好建筑业的发展潜力外。黄可锦还看好柬埔寨的旅游业。柬埔寨有世界奇迹“吴哥窟”、世界最美海滩,而福建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以及土楼、冠豸山、大金湖、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这些是柬埔寨所没有的。把神秘的柬埔寨推荐给福建人,把大美的福建介绍给柬埔寨人,成为黄可锦又一个切入点,于是他成立了“柬埔寨福建旅行社”。
诚如,“柬埔寨福建建材城”、“柬埔寨福建旅行社”、黄可锦都要把自己的产业打上“福建”的烙印。他认为,新闽商必须将企业经营重心由产品运营、资本运营,拓展到品牌运营,打造出21世纪具有闽商印记的海内的知名品牌。正是因为这种对中华文化之“福建根”的执着与追求,黄可锦的“柬埔寨福建传媒”应运而生。
作为一名从福建走出来的闽商,黄可锦有着太多的家乡情怀。他说:“我愿意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柬埔寨福建总商会这个平台,使福建与柬埔寨的经贸往来、文化旅游更加顺畅,互惠共赢。”
愿做中柬友谊使者
“走出来”的时间长了,黄可锦总想为家乡福建省引进一些东西;“走出去”的时间长了,黄可锦把柬埔寨当成了第二个故乡。在柬埔寨,黄可锦是华人投资者,当他回到中国考察访问时,又成为柬埔寨当地华人社团侨领。对于这种双重身份,黄可锦将其定义为中柬两国“使者”。黄可锦是一个繁忙的“使者”,每天忙于中柬两国的民间交流与商贸来往。
他要把柬埔寨文化带到中国去。2016年4月底在福建厦门举行的第五届南洋文化节上,黄可锦陪同厦门外侨办领导拜访柬埔寨文化部,并陪同柬文化部副部长斯里宋(SreySuon)、柬埔寨驻广州总领馆总领带霍所铂拉(SopharaHour)等到厦门参加第五届南洋文化节,不遗余力地宣传柬埔寨的美食、美景以及人文,同时尽“地主”之谊,向柬埔寨客人宣传福建。
他要搭建中柬经贸交流平台。2016年8月底,在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会长邱国兴、执行会长黄可锦的带领下,一支十余人的经贸访问团拜访福建省及福州市多个部门,一方面希望回福建寻找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希望引导更多的福建企业走出来。对此,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海联会会长雷春美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邱国兴、黄可锦等继续发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中柬友谊添砖加瓦,为推进柬埔寨与福建的经贸文化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闽商以海内外为人生奋斗的舞台,他们爱拼敢赢、善观时变,在经济事业中获得成功后往往通过“报效桑梓”的途径来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并以此作为自己拼搏的一种内在动力。对于海外的黄可锦而言“报效桑梓”具有更深层的意义,他回馈的不仅是福建,还有此时此刻的柬埔寨的衣食父母。2016年中秋节前夕,黄可锦率柬埔寨福建总商会的代表向当地华侨和贫困柬民捐赠了7吨大米和一些生活物资。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最终落脚点还是履行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正如黄可锦2016年8月接受福建电视台的采访时所说:我已带团回福建参加各种会议6、7次了,“我们鼓励福建企业走出去,也鼓励(在柬)福建籍企业家回到福建投资,回馈福建,回报社会。”
如今,黄可锦在柬埔寨吃着高棉米,喝着福建茶,人生如高棉米一样,浓郁、醇香,香飘世界;如福建茶一样,清洌,淡雅,茶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