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 精心打造美丽福州
图/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尤猛军(左一)下乡调研
提升城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编制新一版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市域“一张蓝图”。持续推进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统筹抓好内涝治理、水质提升、水系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启动白马河治理,开挖晋安湖、旗山湖,加快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建设进度,排查修复四城区排水管网1000公里,埋设沿河截污管道156公里,改造生态驳岸73公里,新建串珠公园98个,建成晋安河畔旅游观光带,增加滨河绿地109万平方米、滨河步道270公里,提标改造洋里、祥坂等13座污水处理厂,完成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全力推进51个片区、1041万平方米、3.82万户连片旧屋区改造。完成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园林绿化“五个提升”工程,完成绿化福州项目49个,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出租车管理系统,加强城市立面整治,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无害化公厕377座,在城区和大学城开展第二阶段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持续治理“两违”、非法采砂等问题。
加快绕城高速东南段、长平高速、长福高速、莆炎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和福厦客专建设步伐。提速地铁1号线延伸段、2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建设。实施洪山桥和洪塘大桥拓宽改造、福泉连接线、道庆洲大桥等市政路桥工程,新改扩建市政道路160公里以上,完成齐安路、同德路等41条道路“白改黑”。建成福马路、万新路等地下综合管廊6公里以上。实施第二批385个缓解城区交通拥堵软硬件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500个,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50辆,新建公交场站2个,改造公交停靠站100个。新改建供水管网200公里、燃气管道122公里,推进城区缆线下地。新改扩建红庙岭垃圾发电厂(三期)以及餐厨垃圾、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等7个项目。
加快滨海新城建设
提速滨海快线、东南快速通道等设施建设,完成机场第二轮扩容工程,启动机场第二跑道项目。开工建设“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东湖湿地公园、滨海森林景观防护带以及新城综合医院、高端酒店、人才公寓等45个配套设施。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交通大数据中心以及数字福建政务云、商务云、超算中心(二期)的产业应用。培育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轨道交通装备等临空产业,促进临空经济区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滨海旅游胜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300个美丽乡村,培育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铺设乡镇污水管网91.2公里,完成68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52个行政村垃圾治理,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400座,整治“裸房”2000栋以上。实现县城组团、中心镇、乡村的客运网络全覆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修复,继续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抓好福清市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新建3个以上省市级特色小镇。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基本完成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试点。强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发展“淘宝村”,加快培育农村电商。发挥福州市惠民资金网的作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连江黄岐中心渔港u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探索连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创新试点经验,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的量化、登记和交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重金属、危险废物等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联合奖惩,建立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强化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县(市)区污染物减排刚性约束。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实施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循环经济项目30项。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实现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50%以上,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加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整治,力争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保八争四”。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现县级以上重点水源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加强湿地保护,推动红树林海岸公园建设。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