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裔芳踪

李深静:商界巨子的典范

2017-04-09 14:55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人物名片:
    李深静,祖籍福建省永春县东关镇,马来西亚 IOI集团董事局主席。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授予“太平绅士”、“拿督”及“丹斯里” 封衔,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名誉农学博士学位,获世界不动产联盟"大马杰出产业发展企业家荣誉奖",连续多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等,且位居前列。
    在马来西亚,人们对IOI集团主席李深静先生并不陌生,他务实果断、胆识超凡、坚忍不拔,不离不弃,集纳着一个成功者的优良品质。他的棕油园面积约有新加坡国土的2.5倍,他涉足种植业、棕油业、油脂化学工业、炼油工业,尤其在食油及油脂化工、房地产业及娱乐休闲事业,业绩繁盛。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他的手中诞生。

李深静

    严人先严己


    李深静欣慰地说:“我感到非常庆幸,因为全球化的趋势,让IOI集团有机会把 棕油产品进一步推销到世界各地,并成为全球油脂领域的领导者。IOI集团通过其食用油及油脂生产公司Loders Croklaan在荷兰的子公司和美国芝加哥的油脂化工厂,把下游产品出口到世界60多个国家。集团所经营的这份行业,无疑地,对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也因此引以为荣。”
    他能如此自豪,在于他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奉献于人类,而这一目标实现,在于他高素质管理。IOI集团在他领导下,该公司的运作成本最低、回酬最高。尽管业务早已步上轨道,他仍凡事亲力亲为,亲自巡视旗下园丘,赢得最低棕油生产成本商称号。IOI集团更以每年每公顷5.7吨原棕油回酬傲视同侪。
    如此高效的管理,在于李深静注重自身的修养。他始终坚持严人先严己的理念,他说:“我对自己要求是101%,不止是100%”。他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以长者为榜样,尊老敬贤。以身作则的处世态度及管理哲学,让他实至名归,赢得了杰出企业家的殊荣与美誉。他的成功诀窍便是坚持华人优良传统美德,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他每做一件事都是一丝不苟,力求尽善尽美,而且立说立行,心动化为行动。他还不时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深静 (前排左二)


    磨难出英才


    1939年,李深静出生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县,家庭七兄弟中排行第五。他的爷爷是从福建省永春县东关镇外碧村移居马到西亚谋生,家境贫寒。他铭记母亲的循循教诲:不要怕吃苦,做事要刻苦耐劳。
    他是一位在棕油园长大的贫苦人家孩子,年少时曾沿户兜售冰淇淋补助家计。年轻时做过园丘管理员,凭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勤奋学习,累积了丰富的种植业管理经验,加上通晓英语及印度语,几年后被提升为园丘经理,管理巴生附近油棕园,还经营一家汽油站。后来他联合数位巴生商家,购买柔佛数千英亩园丘,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后,开始收购上市公司工业氧气,逐步发展成为凯业集团。1990年代以来李深静一度将发展重心转移至房地产投资,而2002年8月接管Loder Croklaan,借此又将经营战略转移至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种植业下游油脂产品。在棕油下游工业方面,IOI集团拥有4间棕油精炼厂:3间在马来西亚,产品供应给亚洲及美国市场,另一间在荷兰,主要供应给欧洲和南美洲市场。后来发展棕油业,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上市种植业集团之一。
    李深静领军的IOI集团每年的棕油产量占世界棕油产量的3%,每年为世界上约1.3亿人提供棕油产品。在房地产开发方面,IOI集团强调高品质及优良设计,完善的设施及园林艺术规划,在马来西亚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是最低的,在强手如林的房地产领域赢得高度赞誉。为了使业务更多元化,IOI集团也投资在休闲及娱乐业务,包括具有国际水准的酒店、高尔夫球场及大型购物广场等。

本组照片由永春县文化馆提供


    重教惠子孙


    李深静遵循重教兴学这一传统,他一直重视教育,特别是华文教育。在他发展的工商业区,本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原则,出资建立了一间从外地迁来的华文小学-——哈古乐华文小学,可容纳三千名小学生,接受完整的华文教育。李夫人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华校服务多年,曾任八打灵精武华小董事长;六个子女在留学英美前,都接受国学精髓的薰陶。李深静是多间华文中小学的名誉董事长,在任马来西亚吉隆坡坤成独立中学署理董事长兼重建校舍委员会主席中,把坤成中学发展成为容纳四千名学生的华文独立中学。除此之外,李深静还于1985年设立拿督李深静基金(现改为丹斯里李深静基金)。每年从集团的盈利拨出若干部分作为教育(中小学优秀生奖和大学教育奖学金)与济贫赠医的慈善基金,至今已培养了数百位学有专长的人才。
    李深静不仅重视马来西亚教育事业,也牵挂着故乡永春县的教育。多次捐资兴建外碧小学的教室、食堂、东碧中学教学楼。2004年12月,李深静与家眷十余人回乡探亲谒祖,当他来到永春八中时,看到没有一个像样的礼堂,当场决定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兴建以他的母亲命名的“李刘京礼堂”。后来,他又解囊150万元人民币兴建永春二中 “刘京科技楼”,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兴建永春职业中专“光邦科技楼”。 2008年底,李深静回乡参加《桃源太平李氏族谱》四修圆谱庆典大会时,又慷慨解囊50万元人民币,兴建永春八中校园中心景观广场,为家乡教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情系东关桥


    李深静小时候经常听到祖母的一句俗语:“好柴流不到东关桥”。这是一句励志的话,即不要守株待兔,要出去打拼。而东关桥是故乡的一个标志,古时永春人出洋都要在此搭船去泉州湾,它是离开故乡的最后一个驿站,是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于是他把东关桥的名字铭记在心里,回故乡成了他深情的期盼。
    机会来了,1993年他到中国考察,无论再忙也要看看东关桥,这是他此行的心愿。就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匆匆赶回永春,回到祖母常提及的东关桥,就这么瞥上一眼,不想竟成为他日后午夜梦里的景象。他搏击商界也眷爱家乡,身在异乡眷爱桑梓。最令人钦佩、尊崇的,是他内心的那股反哺、念旧、报恩的情怀。
    就在1993年第一次回乡,他就捐资70万元人民币,在故乡东平镇兴建了 “丹斯里李深静大厦”,作为侨联办公场所。1999年春天,他再次踏上回乡的路,为促进故园经济的发展,捐资208万元人民币铺设东关镇外碧村长6公里、宽6米的乡村水泥路——“光邦水泥路”和“刘京大道”。紧接着他慷慨解囊100万元人民币,保护修建古通仙桥(东关桥),又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在东关桥上游200米处,兴建一座铁索桥,减轻东关桥的交通压力。一座已有八百五十多年历史、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及新建的铁索桥,见证着海外赤子对故园的悠悠深情。在东关“刘京大桥”(铁索桥)桥头,有一块省政府立的石碑,碑文写道:“李深静先生,祖籍永春。旅居马来西亚,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
阅读上一篇

张金成 产品质量是市场的晴雨表

2023-11-23 12:21:0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