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风范

洪英士 精神到处自古雅

2022-05-19 16:1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文/丁炉 原文刊载于《丝路纵横》杂志2022年5月刊)英士君的字,我最喜其隶书大字,竟能兼具汉隶之雄強博大和清隶之奇趣。尤其永春五里街新遇见的两块牌匾之擘窠大字,可谓入眼即入心。
       英士君擅诗文,作为文人,所以他写字从来本色;而作为今人,书法是日趋当行的。
        英士君的书法养成,大致也是经历少时描红、中年拔冗临帖和退休后发愤之过程。法源主要是汉隶、二王,旁及清隶、文征明,创作时贯以雅正之观念,却能由性写心。最可贵的是,他的规划与坚持,退休十年七十大展后,又有几个十年规划,理论探研与临创日课不辍,人书俱老不是远景,而是必然。
        英士君是我心目中的高人雅士。一是有情有趣。寄情诗书,惟求得趣。而真正能致之,更在于他社会生活中本色如此。他素有助人为乐、光风霁月之襟怀。有一次,永春一对老邻居夫妇到厦门游玩,为留客英士夫妻就在客厅打地铺,而让两老人睡主卧大房,可见其热诚。仕途中人而褒有率真、豪迈、热诚者,足见是天性,其气质一旦形于诗书中是不能不流露的。这是纸上修不来、养不出的。二是悟性高。英士君诗文书法多靠自学,当然他也善问求诀。作为同行,令人感佩的是,哪怕是官样文章,他也能独辟蹊径,另立或新或特或奇一格,所以,每每见于《求是》等高端报刊。他写传统诗词是从新诗转入,语言在文白之间,却能渐入旧体语境,近来于声律也趋于老到。这也是死学不能惟悟能到者。于书法,他从八分入,写行草时不忘“出身″,以隶入草,别有一般书者难能的几分疾涩、凝重。三是韧性十足。英士君对诗书的热爱是半个多世纪贞心不渝,更有未来几十年的展望、规划与建设。积腋成裘、老骥伏枥,在我看耒不仅是美德,更是传统的智慧与精神。这种坚韧在英士君的笔下已见端倪,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笔性、线性。
        艺术不同于经济。却也遵循于经济学之稀缺性原理。当今书坛不缺书写技术之高手,缺的是善于写字之高人雅士。书坛所稀缺,正是英士君不懈努力之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丁炉,字炼之(金潮)1968年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曾为厦大书画研究会学生分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访问学者、泉州市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北宗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书协举办的权威性展览并获奖。)

阅读上一篇

戴骐帆 做客龙年CCTV-2财经频道《回家吃饭》栏目

2024-01-08 20:36:50.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孙照宇:文质敦厚足致远

2021-11-02 14:53:52.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