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海丝文化融入高校影视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1-11-02 15:01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丝路纵横》杂志社编辑部)福建的海上贸易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具有丰厚而绚丽的海丝文化瑰宝。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文化风潮风靡全球,摄影、电影、电视、网络、自媒体业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流。高校影视教育应通过当下最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传承与宣扬海丝文化精神内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在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年轻一代对海丝精神“开放、包容、共赢”的情感共鸣。

作者指导学生在三坊七巷中拍摄“獬豸”的创作

  丰富的海丝文化与高校影视教育
  福建的海上贸易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根据《三国志·孙权传》记载,“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市),会稽东(治)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会稽”郡治在现今的浙江,当时福州也归它管治。另外唐代元和八年留存至今福建博物馆内的《球场山亭记》的碑刻中也提及“廛闬阗阗,货贸实繁”,形容福州市场十分繁华,货物贸易兴盛,当时同台湾多有贸易往来。有诗为证:“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岛夷即是澎湖土人,唐朝时澎湖并无街市,多在海边进行交易。明代,市舶司等主管外贸的官方机构回迁福州,郑和下西洋七度从福州长乐太平港开洋远航,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清朝时期,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可见,福建历史上由于交通的原因,一直拥有市井繁荣以及海外夷人纷至沓来的盛况,以上是福州作为对外交通贸易良港的直接有力的文物证明和文献证明。

  福州海外贸易的极度繁荣,铸就了中国“海丝文化”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在海丝之路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诸多港口、碑刻匾额、沉船、古民居、民俗活动、雕刻等重要文化遗产,见证了古福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人民来往的历史,体现出丰富的“丝路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也为高校的影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及新的思路。身处福州的影视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度了解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认识福州海丝文化的丰厚底蕴。并且借助课程的转型,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海丝文化的责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海丝精神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已经掀起了一股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文化风潮,摄影、电影、电视、网络、自媒体业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流。这些影像画面无一不以数字技术为先导,相互融合形成蔚为壮观的富媒介社会。而影视作品当中所呈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的教育,更是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影视教育更应主动承担起去伪存真,传播正能量的责任,让大学生们在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中找到方向,不至于迷失自我。海丝文化的精神其实暗自契合了高校影视教育的内涵。所以当今高校的影视教育更应及时跳脱出专业化传统教育的思路,融合海丝文化,调整影视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国爱乡的情怀以及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要做大做强自己的电影产业。优质的影视文化市场,需要传播中国传统的文化,说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落实到高校的影视教育中,融合海丝文化,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建立三坊七巷实践基地

  《纪录片创作》课程是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考察学生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通过鉴赏世界经典的纪录片类型,由简入繁,以史带论,从实用角度检验学生的选题与策划、摄像、采访与录音、解说词写作、后期剪辑等技能,提升学生对现实的感受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自从《福建省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方案》颁布后,被称为“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近现代名人的聚居地”的福州三坊七巷更是承载了海丝精神的担当和情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落座于三坊七巷的尤氏民居,以高科技的手段展现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基于海丝精神的契机,在三坊七巷管委会的支持下,我们有意识将《纪录片创作》课堂搬进三坊七巷,利用项目化操作激起学生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热情。同时,通过对三坊七巷原住民,名人后代以及建设者、参与者的采访记录,唤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致敬以及爱国爱乡的情感,真正在创作中实现“术”和“道”的成长。

  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是事无巨细的前期策划和持续不断的采访拍摄。既然已经确定了三坊七巷作为践行“海丝精神”的基地,需要学生们搜寻大量的素材,激发出纪录片创作的动机。精心选择国内外经典的纪录片以及与三坊七巷相关的纪录片等,通过逐帧细读以及视听语言创作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喜欢上这种创作形式。组织学生参观三坊七巷的古民居和博物馆,敦促学生认识和走访了与三坊七巷人文、修复相关的一百多人,让学生有意识地得到更直观的历史感受和系统的“海丝文化”教育,挖掘出可创作的纪录片选题。

  最终,学生将目标投射到以下几个群体:三坊七巷的名人后代——沈葆桢外孙女沈苏、董执谊后人,“米家船”老板,老住户陈礼钦、林瑞夫妇、李厚威等常住居民,从事三坊七巷研究并且关注良久的福建画报社社长崔建楠、福建省史志研究所所长卢美松、东方收藏杂志社副总编辑卢为峰、摄影关注者林峰、滕老师、三坊七巷名人书画的收藏家邹勇等文化人,修复建设者和工程师陈木霖、张利宇、西安的修复专家等,80、90后一群关注并以三坊七巷为创作题材的同利肉燕的传人陈燕君、剪纸爱好者陈龙、重振油纸伞市场的严磊、三坊七巷创意地图的创作者呀啪团队、闽江大学历史文化协会的同学、志愿者等。

  组织学生们分组采访,让他们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全景还原了三坊七巷轮回的几个关键时期:形成以及入住者变动等曾经的辉煌时期、原住民再现历史变迁和坊巷生活以及趣闻的文化遗忘阶段,从80后、90后的年轻人身上找寻重新繁荣的文化唤醒阶段,借此主题引发所有的人对三坊七巷历史和文化精神的更深层次的关注与感动。

  为了发挥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组队并“认领”三坊七巷的采访人物。课下认真查阅这些人物的资料和信息,自行联系,进行先期采访;课上组长做好PPT上台进行详解每组采访的纪录片人物,包括人物小传,与三坊七巷的相关故事,他所能提供的照片视频录音等资料。针对学生缺漏或采访失误的地方进行补充讲授。如此翻转课堂,学生收获了对“道”的认识,并在人物采访中加深了对福州地域从古至今的观察和理解,也为《纪录片创作》的课堂教学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实施中,有计划地在学生实践中融入纪录片拍摄的理论知识,改变了“先集中理论讲解后实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作中,加深了学生对纪录片创作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专业学习的效率。

  在对福建画报社社长崔健楠的采访中,由于作为三坊七巷修建过程的见证者和摄影记录者,崔社长比较擅长讲故事,采访显得过于冗长。中场休息时,笔者指导学生学会在采访中合理打断。几番有效地沟通和引导后,崔社长在镜头前的表达正中题眼,“三坊七巷的变化我有两层含义给它定位:积极一点的说是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哲学一点说是一个轮回。因为我认为一个东西,一个街区,一栋房子和一个人一样,它是有生命的。他已经成熟成另一个新的东西,再经过社会需求和变化,新的生命诞生了,这就让以后的人们去下结论。”这些鲜活的语言在纪录片采访录音中还有许多,无一不体现了新海丝文化的精神内核“开拓创新、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斯坦尼康、摇臂、高清摄像机、轨道、航拍等摄像设备的投入、现场指导和拍摄,带领学生们保障着每个镜头的精致和资料的完整,记录下每个历史时期关于三坊七巷的美好回忆,从而通过镜头语言让普通民众对三坊七巷这一角寂寞的灿烂有着更深层次的关注与体恤,也让学生们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索的过程,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完善学生考评体系

  将海丝精神并入保护三坊七巷的文化实践中去,是纪录片创作息息不止的力量所在,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参考标准。但传统的笔试已然不能满足《纪录片创作》的课程考核需求,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大巧若拙,大音希声。笔者在带领学生在三坊七巷两年多的拍摄中,愈发觉得充分利用影视的专业优势发扬海丝精神,敦促学生进行创作并宣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特别重要,最终各组以三坊七巷为选题成型的纪录片作品的展映和翻转课堂的汇报和总结成为此门课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

  三坊七巷独具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科学价值、文化传承状况和名人价值在我们两年多的记录材料中尤为突出。纪录片作品分组展映,可以进一步验证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笔者设计了各组组长口头汇报、纪录片画面、纪录片文本、剪辑包装等环节进行现场打分,从而整体把握学生在整个纪录片创作中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工作量。同时学生们通过对比、观摩其他同学的作品,也能进一步学习到关于纪录片创作中选题、拍摄、剪辑等知识。

  三坊七巷的文化是由精英和民间共同构成的。有人提出三坊七巷的主体是精英文化,这种观点过于狭隘。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对原住民的关注以外,始终不忘一些民间艺人或是对三坊七巷的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正是他们在海丝文化创造性转化基础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坚持,才能保障这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和生命力。

  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重点关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时在地性”。即作品是否能够唤起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三坊七巷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街区更大的意义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文化活动空间,而不是纯粹的文物保护。结合新媒体“让文物说话”,大胆互动,资源共享,带动了新一代人对三坊七巷的认识和兴趣。这与高校的纪录片创作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美国学者阿兰罗森沙尔在《纪录片的良心》中提到:“纪录片应该是被当做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通过影视创作,唤起人们的关注,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三坊七巷的文化保护上来,将海丝文化的教育意义以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和传播出去。

  (作者简介 金珊,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学院数字会展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电影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影视剧本专家库专家,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影视艺术。)


阅读上一篇

苍术香在闽南民俗文化中的应用

2024-10-20 16:46:41.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泉州农商银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11-02 14:58:0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