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岩与泉州
2017-04-17 21:02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福建省泉州清源山有座老君岩,以岩刻巨型老君造像而得名。老君名李耳,字老聃,是道教始祖,被尊称为“老子”,他目光深邃辽远,口中念念有词。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扶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又似点拨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经文韵脚,宇宙生成的奥妙皆在他的弹指之间。他与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感知着万物存在的天理。
在亿万年之前的地壳运动中,清源山从大海深处隆起骨架,这一天然巨石就横空出世。它形似老者端坐,或许在天地冥冥之间,预示着有一个圣贤之人来解开宇宙万物的生成运行之道,而这个圣人到了先秦时期才出现。老子的智慧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不朽之作《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这一天然巨岩传为老子的“羽仙岩”。正是“好事者”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一座老子的雕像豁然天成。可见雕琢之前,这一巨石酷似老子,因此才有“好事者”之说。然而工匠的雕琢,顺天然之理,在具象与夸张之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老子洞察世像的风骨,成为东方石雕艺术珍品。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老君岩造就了清源山。清源山曾名“齐云山”,改为“清源山”,有缘于“羽仙岩”的出现,后世相传老子在此显圣,一气化三清,从而成就了“三清之源”的清源山,亦为道教名山。
而在宋代,泉州已进入繁荣的高峰期。泉州港在公元10―14世纪之间是中国最大、最昌盛的通商贸易港口,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作为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宋元时期它创造了诸多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之最的神话。在文化领域,出现多元共融景象,特别是宗教,既有中国的古老道教、汉化了的佛教,又有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中亚的摩尼教、东亚次大陆的印度教、欧洲的古基督聂斯脱里派和在蒙古演化的也里可温教以及意大利方济各会派,它们各自走着既相同又不相同的沧桑之路。此时,民间艺匠让清源山这一老君造像开眼,也象征着道教在泉州的传播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当年老君看到的泉州,是“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丝重要节点的繁忙景象,是东西塔的风铃、洛阳桥的帆影伴随的历史烟云。多少月圆月缺,潮
起潮落。多少云淡风轻,沧海桑田。泉州人也在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和谐,天人合一,探索求进,再造辉煌。
如今的老君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著名旅游景点。人们在领略老君造像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悟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景点内有《道德经》石刻、“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老子天下第一”等石刻群,以及流传千古的迷人传说。
丝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