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风范

卢思立 脱颖于木雕艺海

2021-04-29 16:2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人物名片:卢思立,我国当代著名木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研究会理事,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所长。


(《丝路纵横》杂志编辑部)中国五大木雕之一的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卢思立,从事木雕工艺50多年, 对木雕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他根植传统木雕工艺又大胆创新,首创自然型木雕,作品《钟馗》获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一等奖(十件优秀作品之一),《悟》、《铁拐李》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皆大欢喜》获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优秀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EAGLE)《鹰标牌》彩木雕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大地》、《同根生》、《万世师表》三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选送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览。他在仿真彩木雕的突破性创作,推动了泉州木雕工艺行业的腾飞,为泉州树脂工艺行业的开发和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当时泉州工艺品出口创汇的产业支柱。

  作为中国当代木雕大师,卢思立不忘传承和发展,长期带徒传艺,培养出一批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桃李遍天下。

  拜师学艺展现天赋异禀

  泉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泉州民间传统技艺之一的手工木雕,其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泉州木雕兴起和发展于唐天宝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登基后,把年号改为开元,要求全国每州各修一寺。当时的泉州,经济繁荣,香火旺盛,在开元寺周边,同时修建大小寺庙100多座,号称“大开元万寿禅寺”,为木雕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宋元时期是泉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泉州港为东方第一大港,此时泉州的木雕精品在海外华侨和商人的呵护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走过东南亚,推向全世界。

卢思立工作照

  卢思立1943出生于泉州市区天后路的一户普通人家。身处一个遍地皆文物,触眼即艺术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领悟,对木这一门古老精美的艺术更是情有独钟。自小,卢思立就表现出了在手工艺术上的惊人天分,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刚开始或许只是出于童真好奇,可时间一长,他对闽南木建和木雕技艺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仿佛感应到了一种神秘力量的召唤。

  小学时创作的泥塑狮子和竹刻就远渡重洋,到德国、日本展出。那时候只要一放学,他就会马上跑到泉州开元寺、承天寺、西街古民居等地,观赏和琢磨那些巧夺天工的古老建筑与木制雕刻。泉州的闽南古建营造技艺传承千年,独具特色,这种技艺营造出的建筑,多层方形横梁错落有致,或浮卷曲舒展的花和叶片,或透雕变形却神似的珍禽异兽,或彩绘自然山水、花鸟虬枝及浮唯云水波。垂花用圆高浮雕及透雕的技法,多层次地收缩雕曲刻卷舒展的花瓣,顶部大多有人面兽身之物双足紧抓花瓣,其背驮巨翅长喙异形鸟。这些雕刻栩栩如生,鲜活洒脱,内涵丰富。指尖触及木雕凹凸起伏的表皮,能感受到前人留下的历史印迹。

  上个世纪50年代,小学毕业的卢思立被保送进入泉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木雕。当时学校是半工半读的校制:一天学习,一天在厂里做工。和现在的师徒关系不太一样,当时许多民间技艺靠的是身手亲授,师傅和徒弟甚至长期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和一家人并无两样。学习木雕的卢思立也不例外,从他开始正式学习木雕工艺起,和师傅同住了好几年的光景。

  在这里,他的师傅--老艺人黄再来先生教他打胚,尤芳安先生教他修光。刚开始的生活,卢思立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磨各种刃器,这是修行。磨刀是很考验人毅力的技术活,所以学木雕先要学会保护好工具,再就是要会磨。这才是好艺人的基本素养。

  老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什”,看一个人的手艺如何,只需要观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晓,而工具的保养修饰,也能看出手艺人的素质高低。“我师傅都是技艺精湛的老手作人,对刀具保养是十分看重的,如果没好好保管它们就是不敬,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刻刀掉地上,师傅看见了,三天都不和我说话。从开始学习木雕开始,我从师傅身上就学到了对工具的尊重。”卢思立如是说。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师傅不仅要承担对弟子的教育功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弟子的三观,同时也承担着父亲的角色。卢思立说,当时师傅们的生活起居大部分是徒弟来照顾的,烧开水、捡木料、跑腿买生活用品等等事务他都要做。“当时经济条件差,有时候想到师傅也很辛苦,偶尔又喜欢抽点烟草,我就跑到附近舞厅等人家散场后捡一些烟头,把里面没抽完的烟丝抽出来包成烟卷给师傅抽。这些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也像玩儿一样,主要是让师傅开心。”卢思立认为,懂得为师傅做点事情,替他们着想,也是一种尊师之道。

  1960年,从泉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卢思立来到了泉州市工艺厂木雕车间工作,那时厂里有18个车间,包括彩塑、花灯、刻纸、陶瓷等,木偶头之父江加走、南派刻纸奠基人李尧宝等至少十位国家级大师都在这工作,可谓星光熠熠。

  1965年对卢思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遇到了点亮艺术生涯的火源。这一年经厂里推荐选派,他赴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进修班学习。当时恰逢中央美院的周荷生、孙家钵两位老师主讲素描技巧、雕塑原理、美学理论等。“我虽然只学习了五个月,但是却有了醍醐灌顶之感。传统的技艺对人体结构、肌肉变化、人体比例等基本没有概念,按部就班,只能算是制作,而非创作。在木雕创作的过程中,很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这直接触发了作品的创新。如果不懂现代语言,没有学习美学理论等综合的东西,要想跨过以往工艺的门槛就太难了。”卢思立回忆说。


卢思立作品——《铁拐李》

  独辟蹊径遨游木雕海洋

  青年的卢思立,充满自信和热情,梦想着在艺术世界中腾飞。1968年应泉州市政府邀请,卢思立参加大型泥塑《收租院》的复制工作。对于泉州工艺美术厂而言,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重大战役。 1970年泉州市政府成立“英雄人物纪念馆”,他应邀参与大型革命英雄人物型创作活动。当时要求创作的塑像作品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刘胡兰等十几件。卢思立带领他的创作班子在这两次练兵中一路高奏凯歌,顺利完成了任务。他们复制的大型泥塑《收租院》展现出很强的画面感和个性感,线条之间多波折富动势,甚至被推荐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而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成功,给来自全市的许多专家、雕塑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旦在艺术的天空中展翅,卢思立技艺攀升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1972年,他拿出了三件作品:黄杨木雕《我是一个兵》和龙眼木雕《智送宣传品》、《警惕》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广受好评。虽然那时候这类作品都是应时之作,作为某种任务来完成,但却崭露出他的创作才能。他的另外两个作品黄杨木《工人上大学》和龙眼木雕《舞》,被国家外贸部选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卢思立的舞台也随着水涨船高。

  真正让卢思立挑战最高艺术殿堂的事是在1979年。当年,他拿出了自然型黄杨木雕《钟馗》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这个作品一出现就轰动全国,荣获该届中国工艺美术展览的一等奖,卢思立一举成名。《钟馗》是卢思立木雕创作上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对世俗习惯性创作的一次巨大冲击。

  《钟馗》的创作后,卢思立的自然型木雕理念就此破茧而出。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体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放在对客体的把握上,同时又从实体素材中汲取灵感,引发意念,作大胆的想象和构思,使其既保留原有形状的优点,又有主观的艺术加工。这些理念如一串串惊雷,在华夏艺术大地上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反响。自然型木雕在木雕行业也开始引发广泛的关注。

  《钟馗》的创作之初,正是“四人帮”倒台之时。当时卢思立在琢磨这样一个创作命题,闹鬼自有捉鬼人。有一次,他不经意间看到一块搁在工作室蒙尘已久的黄杨木头,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何不用这块木头雕个疾恶如仇的钟馗,他不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捉鬼人吗。

  民间传说中的钟馗形象顿时在卢思立的脑海中闪现。但那块黄杨木头如何突出钟馗的性格特征。他选择集中刻画钟馗的面部表情和重要饰物,务使人物传神,其余部位一律从简,人物的体态外形仅在木料天然的质地、纹理上加饰。如此一来,一个叉袖抱笏、外搭斗篷、灯笼倒背的钟馗形象便跃然而出。这个人物惟妙惟肖,有天趣之巧,细刻的头、脸、靴和着刀无几的身躯形成了繁简的强烈对比;长须高扬,衣袂飘拂,一只蝙蝠落在帽檐时的动势和双足稳立、叉袖拱肩、剑未出鞘又形成了动静对比。这种繁简、动静对比的艺术手法,在此后他的诸多创作中还得到反复印证,成为自然型木雕艺术的标志之一。

  卢思立的自然型木雕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材质的发现,在一段木头上慧眼识艺魂。二是对雕刻对象进行仔细观察、思考,而后在关键部位动刀,往往稍加几刀,便能让木中之魂跃然而出。这简约的几刀,便是功力的集中表现。

  用刀简洁,谈何容易。《草原印象》就是简洁出奇之作。“这块木头放在我的工作室里少说有20年,当时我一看就觉得是块好木料,但是一直没把握该从哪里下刀,能让它从沉睡中活过来。20年之后,有一次一觉醒来,灵感诱发,终于下决心动刀。”卢思立说。就这样,这块近看有些抽象,远看却闪耀着浓厚草原风情的牧民头像木雕,就像大草原上的一匹野性的烈马,终于被武艺精绝的高手套上了缰绳,牵进了艺术的殿堂。

  卢思立认为,原始材料的形态反映具体的物象,任何具体物象只要存在有价值的元素,都能构成雕塑的对象。自然形态的属性,包括物象的形状、色彩、质地的属性。雕者需要在注重原材料材质美、自然美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艺术的抽象构成和形式,利用娴熟的雕刻技艺进行创作。刀法上因势利导,随形就象,将创作者的情绪、意念,缓缓倾注入原材料内,使它获得虚实互化的“魂”。

  1982年,卢思立黄杨木作品《诗成泣鬼神》参加全国同行业评比获唯一的优秀作品奖;1984年,自然型龙眼木雕《悟》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同年黄杨木雕《皆大欢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自然型木雕《铁拐李》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卢思立的思维空间随着自然型木雕理论的深化而不断延伸。

  2010年,上海世博会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卢思立的3件木雕精品《同根生》《大地》《万世师表》被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专家组选中,送至上海参加世博会工艺美术馆展览。这也给了泉州木雕在全球亮相的机会。精美的雕刻技艺,纵横捭阖、妙境无穷的艺术内涵,使得这3件木雕精品像是一次三重奏,随着木头上的柔美线条奏响一曲美轮美奂当协奏曲。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站在木雕前,能感受到中国木雕工艺的博大精深。

  2011年,卢思立与台湾木雕大师吴荣赐联合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木秀于林”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大师木雕作品联展。两位大师分别来自海峡两地,皆传承中华传统工艺,又不拘泥于传统,对木雕艺术的探索可谓殊途同归。而泉台自古一家亲,更让这次联展显得意义非凡。两位大师的携手合作,为传承闽南文化、增进两岸情谊添砖加瓦,也为推动两地交流合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思立另一大贡献是在仿真彩木雕上的突破。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仿真彩木雕十分吃香,可以说是瞄准海外市场而开辟的一个新战场。卢思立受泉州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委托,要求在仿真彩木雕的技艺、科技水平实现重大跨越。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一头扎进工作室中。1986年,卢思立研发的仿真彩木雕科技成果荣获泉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仿真彩木雕新产品《好鸟》荣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仿真彩木雕产品《白头鹰》荣获中国轻工业出口产品展销会“金龙腾飞奖”铜杯奖。

  仿真彩木雕科技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泉州木雕工艺行业的腾飞,而且成功地应用于仿真彩陶工艺、树脂彩绘工艺上。通过这项成果的推广,培训了成千上万的工艺技术群体,为泉州树脂工艺行业的开发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当时泉州工艺品出口创汇的产业支柱。


卢思立作品——《弘一法师》

  开拓创新跨界艺术雕刻

  在雕刻艺术的空间,卢思立越飞越高越宽广。从1979年承接漳州市南山寺的雕塑邀请开始,他不再仅仅止步于木雕一种雕刻,泥塑、大型城雕等等,他都一一涉足。

  1979年,卢思立应闽南古刹漳州南山寺的邀请,为该寺雕塑十八罗汉像,并整修大殿护法、文殊菩萨等佛像。这十八罗汉,神情各异,姿态分明,衣纹流畅,自然地表达了每个罗汉人物的性格特点。

  后来,卢思立相继为泉州承天寺雕塑弥勒、韦陀、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为晋江安海龙山寺塑造四大天王,达摩祖师塑像和雕刻寺中大龙柱;设计洛阳桥蔡襄纪念馆,创作、设计蔡襄塑像;受泉州市文管会委托,为天妃宫设计型造大型妈祖塑像;为泉州府文庙设计雕塑大型孔子塑像。几十年来,卢思立怀着强烈的创作激情,一路披荆斩棘,在各种题材、各种材质的雕塑中不断切换。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卢思立的雕刻,体现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对立、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的独特思维方式。

  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1997年,卢思立收获了他事业中最重要的“奖杯”。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活动中,他被中国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获得国家级大师后,卢思立的脚步继续前行。1998年,他设计的城市雕塑作品《鲤鱼化龙》矗立在泉州市丰泽广场。作品将龙、云、水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给人一种鱼龙翻腾滚动之感。这个直径13.8米的球形镂空城雕,由121块花岗石接拼成,气势磅礴、技艺高超,是具有中国风格和福建地域特色的城市雕塑精品,成为泉州市的重要标志。2000年,雕塑作品(世纪和平之光》亭亭玉立于泉州高速公路入口处。2003年,应邀为泉州南少林寺雕塑十八罗汉。2004年创作设计的6米高人物石《李贽》正式落户泉州西湖之畔。在泉州市刺桐路口,2006年又屹立起他的城雕作品《世纪和平纪念碑》。

卢思立作品——《拔除不详》

  无私授徒传艺薪火相传

  2010年,卢思立的个人雕刻艺术馆正式开放。开馆期间,人流如织。馆内共展出300多件精选作品,它们就像一幅摊开的画卷,展现了卢思立50多年来的艺海奋斗经历。艺术馆是为播撒艺术种子而成立的,它将长期对公众免费开放。

  在人生中撒下期待和祝福的种子,在作品中孕育境界和感悟的幼苗,卢思立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艺术繁荣。他说,雕刻艺术这片天空,应该有更多的雄鹰飞舞其中。他在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上卯足了劲。“尽量带更多的新人,年轻人思想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对我同样很有启发。”他带的徒弟都是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也不遗余力地传授自己的平生所学。

  “你可以用一天,也可以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观察一块木头,思考如何使用它,然后你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提升它的内涵。最后,你要动手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都灌注入这块木头中,才算真正完成一个作品。”卢思立这样解释。他认为,中国木雕行业目前竞争激烈,产品种类繁多,但实际上真正的精品少。想出精品,艺术家切忌急功近利,要不断吸收多样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作出富有时代感的作品。

  卢思立的授徒传艺早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当时他担任泉州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雕刻厂木雕车间主任兼技术指导,公司安排他带学徒蔡金赐、杨家福、王景贤、蔡钦泽等18人。经过身教言传,严格培训,3年后,这批学徒全部出师,分配到公司所属企业工作,成了企业技术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后来不少成为知名企业家或工艺美术界名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又带了一批25名学徒。这些学徒中的黄泉福、郑国明、郑君亮、孙文宏、孙文勇、倪世杰等人早已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郑国明、黄泉福于2012年成为新一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第三批学徒是卢思立在上世纪80年代招带的,包括连紫华、刘荣富、卢维鼎、彭茶水等12人,到目前为止这批学徒中已有8人成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卢思立也有忧虑的时候。面对泉州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不平衡,有些传统工艺品种和技艺濒临失传的现状,他忧心忡忡。在强烈责任心的驱使下,他坐不住了,多次主动出面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呼吁,要求立法保护那些危在旦夕的传统品种和技艺。他的一片苦心打动了有关部门,并促成了《泉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的出台。这一规定对于发掘抢救濒临失传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搜集、整理传统工艺美术资料,建立保护档案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上一篇

戴骐帆 做客龙年CCTV-2财经频道《回家吃饭》栏目

2024-01-08 20:36:50.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潘再枝 透过艺术看人生

2021-04-29 16:16:10.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