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裔芳踪

盛均 永春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2021-03-05 08:43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丝路纵横》杂志社)他是《永春县志》立传的第一个历史人物,他首开永春千年文风的先河,他的家族曾经兴盛一时,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元气大伤。他就是永春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盛均。

  盛均,字之才,号平庵,生卒年不详,桃林场(即永春县的前身,治所在今永春石鼓镇桃场社区)人,唐朝大中十一年(857年)考取进士,开永春科第之先,文声名震一时,曾任昭州(现广西平乐)刺史。他的《桃林场记》是永春现存最早的文学著作。

  近日,我们在永春展开一场追觅这位先贤遗迹的文化探旅。被盗墓贼光顾的进士墓让我们叹息,三面写着“甲第开先”的鼓似乎还响着历史的回音——千载之下,沧桑几变,我们还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吗。


  失落的墓志铭


  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记载,盛均墓,在文章山苦菜垅。

  盛东吴是盛均后裔,其先祖于明代中期从永春迁居南安诗山锦坂(经过行政区划变化,现其地属码头镇大庭村,但现在盛氏更多的是聚居在码头镇仙美村)。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这里已开发成著名的“北溪文苑”风景区,但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在热闹的景区边上的一处山腰,还有一处相对偏僻独立的角落——苦菜垅,为许、苏二姓聚居。盛均墓就在接近苦菜垅村口的路边。盛姓族人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到这里祭扫。

  当我们瞻拜这位先贤安息之所时,却有些愕然了。墓地规模颇大,但除了墓碑外,整个墓体外表均被水泥裹得严严实实的。这哪里还有一丝唐朝古墓的模样。

  竖方形的墓碑上,中间竖写“唐昭州刺史乡贤盛公墓”,两边还有较小的两行字,分别为“千一公妣戴氏附”“千二公附妣王氏”。根据盛东吴提供的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南安《诗山盛氏宗谱》的记载,千一和千二是兄弟,为盛均的裔孙,其中千一名叫盛荣,生于明永乐甲午年(1414年),卒于正统己巳年(1449年);千二名叫盛史,生卒年不详。盛千一和盛千二的墓葬原在别处,到明万历甲寅年(1614年)“被水崩坏,是年迁移附葬十二都文章山乡贤公墓”。但由于永春盛氏族谱缺失,2010年出版的《永春县姓氏志》竟错误地将盛千一和盛千二列为盛均的两个儿子。

  由于明万历年间盛千一、千二之墓迁到文章山与盛均墓合葬,而且据盛东吴介绍,原先所见的盛均墓外表是糖水灰质的,这是典型的明代墓的风格,所以盛均墓在当年肯定经过一次较大的改建,现在我们所见的墓碑上出现千一、千二名字,也应是当年重新竖立的。

  为何这座先贤古墓,竟被现代的水泥涂抹得面目全非,据盛东吴介绍,1997年,盛均墓遭到盗墓贼光顾,当盛氏族人闻讯赶到时,只见赫然一个盗洞。盛氏族人感到痛心之余,经过商议,为防盗墓贼再次破坏,于2006年用水泥将盗洞填实,并且干脆将整个墓身也涂个严实。

  据盛东吴介绍,盗墓贼偷走了什么东西已无从知晓,但现场却留下一块黑色的墓志铭碑。墓志铭边沿已有多处被敲损,一位族中老人将其捡拾回家,几年前这位老人去世后,墓志铭下落不明。我们不禁扼腕叹息——这方墓志铭不仅记录了盛均的行状,还承载了永春文化开篇第一页的印记。如果它能够完整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将为我们解开有关盛均的一些谜团,也将为我们呈现大唐最后的文明气象,其历史价值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盛均墓所在之山名叫“文章山”,山下的文溪村、北溪村在历史上曾合称“文章乡”,其得名恐怕与盛均埋葬于此有很大关系。据苦菜垅的一位许姓老人介绍,文章山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除了盛均墓外,还有不少族姓的祖墓也选择葬在这里。他还提到一个比较奇怪的传说:“苦菜垅”以前叫做“芹菜垅”,某年一位“明师”(风水先生)在这里与当地人有怨,遂发咒说:“狮母养狮儿,金鸡反后啼,凤凰吊在摩天岭,这是苦害人,不是芹菜垅。”后来这里依“苦害人”的谐音叫成了“苦菜垅”。民国《永春县志》也特别记载:“文章山相传有母狮养儿之谶,习青囊术者皆甘心焉。”可见其传说由来已久。


  毗蓝岩和乌石山


  民国《永春县志》记载:毗蓝岩,在乌石山,盛均里居时别业也,后因之为佛刹。

  离开盛均墓,我们又驱车来到位于桃城镇桃溪社区盛畔角落的毗蓝岩。毗蓝岩非常好找,就在永春通往泉州的省道旁100米处,距永春中心城区只有半公里。

  这座寺庙与盛均有很深的渊源。盛均晚年归隐家乡永春,“筑别业乌石山下,今毗蓝岩即其地也”。也就是说,毗蓝岩所在地原来是盛均隐居休闲的园林别墅。至于这里什么时候改建为佛寺,由于史料的缺乏,没有准确的纪年。但我们可以从地方志的蛛丝马迹中找出一点端倪。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收录了盛奇的《毗蓝岩》诗:“别开洞壑翠微齐,萝薜云深路转迷。一榻繁阴炎扫午,六秋岩畔足幽栖。”根据南安《诗山盛氏宗谱》的记载,盛奇是盛均的七世孙,再根据《永春州志》的记载,盛奇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的特奏名进士。由此我们推断,至少在北宋中前期毗蓝岩就已存在了,甚至很可能在盛均去世后不久就改建为寺庙了,算起来也是一座千年古刹了。

  寺名“毗蓝”,恐怕全国的寺庙也只此一家吧。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梵语中有“毗蓝”一词,又作毗岚、毗蓝婆,一般译作迅猛风、狂风,《西游记》里帮助孙悟空降服百眼魔君的就叫毗蓝婆菩萨,是昴日星官的母亲。不知这些与毗蓝岩有何牵连,只能留给游者自己细细探究了。只是现在的毗蓝岩,大门寺名和冠头联均将“蓝”误刻为“篮”,不免让人有些扫兴了。

  旧志中关于毗蓝岩的历史变迁记载过于简略,只有民国《永春县志》提道:“历有兴废,清季其(指盛均)后人良弼、祖源等重修。”据守庙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寺庙被拆毁,只剩一间后殿,后来寺庙前空地又被果品仓库占用。2006年开始得以重建,现规模基本初具,还在继续完善中。

  我们仔细寻觅这座千年古刹的历史遗痕,见到了两个覆盆式石柱础,两个圆柱状石柱础,一个石秤砣。可惜的是,据说原来还有山门的石砛、一方古井,均在复建过程中被埋到地下了。当地人说:“毗蓝岩原来还有一块‘圣旨’牌,1958年各地拆寺庙,说是有‘圣旨’牌的不拆。毗蓝岩的这块‘圣旨’牌被小开元寺(惠明寺)借去,结果一去不回了。”

  毗蓝岩还有另外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翻开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永春县志》,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清水昭应大师,迎福里乌石山人,姓陈氏,儿时牧牛,持斋诵经,牛自知归,后化于安溪,封清水昭应大师,其岩曰清水,永人祠之毗蓝岩。”(注:南宋隆兴二年,朝廷敕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大师”。)这段记载颠覆了我们对清水祖师的已知认识。现在所有介绍清水祖师的资料,都称清水祖师是“永春县小姑乡”(即现永春县岵山镇)人,但明嘉靖永春县志却说他是“迎福里乌石山(属现桃城镇桃溪社区)人”(有可能清水祖师是从岵山迁到桃城乌石山一带的)。而且他小时候牧牛和念经的活动范围应该就是在乌石山的毗蓝岩及周边一带,这是所有介绍清水祖师的资料所不曾提及的。清水祖师在安溪化佛后,“永春祠之毗蓝岩”,毗蓝岩很可能是永春最早奉祀清水祖师的寺庙。现在毗蓝岩的大殿中供奉着三尊清水祖师佛像,据说有一尊是很早以前所留,近年重加髹塑的。

  明嘉靖《永春县志》还有这样的记载:“毗蓝岩,在乌石山之原,其山由马岭分支,山下乃旧邮亭地,宋嘉定间建,路平如掌,无登涉之劳,树木阴翳,六月如秋,野花芳媚,四季如春,亦县南一奇观。”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引《闽书》的记载说:“乌石山,山石尽黑,中有毗蓝岩,岩下宋邮亭道也。道平如掌,花木繁阴,暑月如秋,四季似春,为州南一胜。”这些描述勾起了我们寻觅芳踪的兴致。乌石山并不高,我们从岩后一片果园小径拾级而上,约200多米便到山顶,沿山顶走个来回,除了一些松树和杂木,就是齐腰深甚至高过人头的蒿草、芼草,竟找不到一块稍微象样的石头。笔者纳闷了,这哪里还有“花木繁阴”“野花芳媚”“山石尽黑”的美景,难道古人的优美抒情竟是凭空想象,下山沿果园小径而下,途中碰到一个正在给荔枝树浇水的中年人。经过仔细询问,终于得知岩后数十米处原有一个石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采石,已废弃很久了。笔者查看了这个石窟废址,发现了仅存的一两块较大的花岗岩石头,其表面经日晒雨淋确实呈现黑色。笔者这才恍然大悟:古人不我欺也,只是数百年来人类不断的活动,破坏了盛均、盛奇等古人曾经流连忘返的美景了。


  一鸣惊人的“甲第开先”鼓


  清乾隆周凤翔《永春人物风土记》记载;自唐入版图,赴取士科,首破天荒者,盛昭州是也。

  在毗蓝岩,守庙人的另一番话让我们眼前一亮:“我们这边有几面鼓,上面有字。”在急切的要求下,我们终于在一个角落里见到三面鼓,一大二小。守庙人说,这些鼓是民国年间的。除鼓面稍有掉漆和边沿稍有开裂外,保存还是相当完整的,两面均有朱漆描写的字,一面写着“甲第开先”,一面写着“广陵盛记”。

  永春盛姓源于广陵郡,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称“广陵衍派”,所以鼓面上有“广陵”字样。至于“甲第开先”,笔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泉州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欧阳詹,南宋朱熹撰联称赞他:“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欧阳詹“温陵甲第破天荒”,盛均则是永春的“甲第开先”,两人均生活在唐代,相隔只有数十年,前后辉映,都是当年一鸣惊人的风流人物。

  我们本来以为“甲第开先”鼓为毗蓝岩所有,后来在采访盛畔一位老人时才得知:这三面鼓最早是存放在盛氏三房祖厝的,鼓上的文字代代相传,如果鼓坏了,新制的鼓就沿袭这些文字。这些鼓在迎佛赛神、喜庆节日就搬出来敲打。70多年前三房祖厝遭遇一场火灾,原先的鼓毁于灰烬,于是重新造了三面。大跃进时三房祖厝被毁,鼓收藏于族人家中,近些年毗蓝岩重建后,又将鼓移置到毗蓝岩。根据这位盛氏老人的说法,永春盛氏祖厝原先还悬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的也是“甲第开先”四个大字,该匾可能毁于“破四旧”年代。

  轻轻地敲击一下“甲第开先”鼓,仔细听,那来自遥远的大唐的荣耀。现在鼓放在盛均归隐的毗蓝岩,儒与佛相融合,也算是较圆满的归宿了。但它们又被不经意地弃置着,不免让人心生黄钟毁弃之叹。

  何处寻觅的盛均祠

  清·黄任《桃源道中杂咏》记载:桃源场记至今留,因读遗编识故邱。十二帖销无处问,只应低首盛昭州。

  在南安《诗山盛氏宗谱》中,收录着一篇清末举人戴凤仪写的《唐昭州刺史乡贤盛平庵先生传》(平庵为盛均之号),提道:“都人士慕先生风范,祀为永春第一乡贤,复建祠于州城教场下。洎万历甲寅忽遭冯夷,祠宇漂没,后复立祠于象山,名曰象卷,迄今尝祀犹以时焉。”根据永春州志的记载,永春州文庙内的乡贤祠奉祀的第一位乡贤就是盛均,但乡贤祠现已不存了。根据戴凤仪的说法,永春还有一座专门纪念盛均的祠堂,原在“州城教场下”(现永春体育场附近一带),万历甲寅(1614年)因遭洪灾,迁到象山象卷(现桃城镇桃溪社区过溪周一带)。这座盛均祠到清末还是存在的。但令人困惑的是,从明迄今的永春地方志中找不到盛均祠的丝毫记载。更可惜的是,过溪周象山脚下一带经过变迁,现在已找不到盛均祠的踪迹了。

  盛均祠的湮没,似乎也是永春盛姓衰落的一个缩影。盛均之后,其家族曾经兴盛一时。盛均之妹盛氏,是五代十国时割据闽南的“晋江王”留从效的祖母。盛均之孙盛烈,据说曾任“会稽守”,“亦以文学显”。盛均七世孙盛奇,北宋天圣五年特奏名进士。现在永春县城桃溪南岸的“过溪周”一带,原本是盛姓繁衍生息的乐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其遭受重创。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九月,“永春大风雨,象山崩,民压死者甚众”,首当其冲的盛姓损失最为惨重,“被漂没者三千余人”。据民间传说,当时这场暴雨洪灾,水淹到象山寨之上三尺,造成象山崩塌,“自是溪流改道,而盛族亦微矣”。明初周姓进入“过溪周”一带,这里变为周姓聚居地。劫后余生的盛姓退居现在的“盛畔”一带,现只有200人左右。明代有部分盛姓族人迁居永春岵山和南安诗山。现永春和南安的盛姓共只有1000多人。

  清道光年间,永春盛姓与周姓起纠纷,其族谱被当时的永春州衙没收,后又在咸丰年间的农民起义的动乱中失落,造成盛均及其后裔的许多史实不详。盛氏祖祠亦在近年被拆,未再修复。一代先贤,身后如此寂寞,不禁让人唏嘘。(林联勇)

阅读上一篇

张金成 产品质量是市场的晴雨表

2023-11-23 12:21:0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于强:北大校徽是我的传家宝

2021-03-05 08:42:1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