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花雨

再不来春风就老了

2018-12-26 11:41 作者:蔡芳本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作者介绍:

   蔡芳本,笔名老山羊、郑闲。福建泉州人。1980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别在师专、中专、中学任教。1992年转入《泉州晚报》任编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逆飞的荆棘鸟》《只有你的声音》,散文诗集《紫丁花香》,诗书影集《故乡屋檐下》,散文随笔集《过简单生活》《做一只快乐的猪》《只要你愿意》。现任泉州七彩艺文会馆馆长、原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图:蔡芳本


    今晚,我一直想着西街。想着西街的梧桐树,想着西街屋檐滴落的雨。想着西街的小巷,那光滑的石板。

    早上起来,穿过小巷,来到钟楼脚下的西街口,喝一碗面线糊,配一根油条,简单的食物,却是享受。也不知道这家做的面线糊是怎么调出来的,能那么好吃,能让西街成为泉州人必到的地方。许多人到西街,就是为了能吃上一碗这独一无二的面线糊。我的朋友从外地来,我也一定带他们来这小小的门店里吃上一碗小小的面线糊。吃完,朋友肯定会连声说好吃好吃。这个时候,我就会心生一种小小的满足。这碗小小的面线糊,给泉州人长脸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面线糊摊是谁的,是谁的有意义吗?我知道是泉州的,这就够了。

    吃完面线糊,我会踱到西菜市,这是泉州最大最好的菜市。鸡鸭鱼肉五果杂蔬,应有尽有。而且比其他菜市便宜。现在虽然不在西街住了,我妻子还会时常拧着包,特地到那卖鱼买菜。有些你想要的小东西,只有西菜才有。你要吃润饼菜,只有西菜的才正宗。西菜的润饼皮又薄又嫩又韧,夹起一大包润饼菜,包你不破,这让饕餮的泉州人很是受用。

    西街还有元宵圆,在西街也是有很长的历史了。我的朋友在西街卖元宵都已经几代人了。

    西街的元宵又大又饱满又香又有嚼头,一到春节,这里的元宵供不应求,我那朋友,小小的一爿店养活了大大的一家人。买完了吃的,你可以在西街带一点针头线脑什么的。你还别说,这些东西,在泉州城里很难见到的。我家婚喜时候,为了买几串纸扎花,我妻子会特地走上几公里来到西街。这里的一个老人家守着一个小摊子,专门卖这种用品。我在想,这个老人家守着的不是一个摊子而是一种风情。我不知道,一旦这个老人走了,这种风情还守得住吗?有的东西已经走远了,再也走不回来了。

    刚住到西街的时候,西街还有一个修表的老人,没多久,那老人就不在了,我的表也没了。我现在走过那老人的房间,还忍不住要探头去看一下,仿佛他还在苟着腰,在低矮昏暗的房间里,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钟表声。

    我知道这滴滴答答的钟表声早已流成了一条河,许多人顺着河流去了,许多人顺着河流来了。

    西街何尝不是一条河,河的一端在生活的低处,另一端在文化的高处。

    开元寺是高处的高处。只要你知道这千年古寺,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塔,只要你知道这两座高耸入云的塔,有着怎样的历史烟云,有着怎样的宗教故事,你就会说,这两座塔是泉州的一张名片,是西街的骄傲。西街因了这座寺这两座塔永远焕发着古铜色的光芒。这两座塔穿越了时空,俯瞰了西街的过去,也指引着西街的未来。

    西街注定要在历史文化大道上一直走下去。

    西街的影剧院承载了泉州今天的文化,泉州的许多重大演出、重大会议依然在这里举行。泉州的许多影院剧院都没了踪影了,而泉州影剧院还在。只要泉州影剧院的存在,那一段为电影狂的历史就还存在。那是一代人的记忆,这种记忆,伴随着心酸,更多的是伴随着美好。这一代人是老一代的西街人,也是老一代的所有泉州人。泉州影剧院的电影还继续演下去,泉州电影院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我独自依恋的是西街的古旧书店。这些古旧书店在西街那么不起眼,那么破旧,却是我心目中的圣地。我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古旧书店的存在,西街将不是西街,而是另外的一条什么街。这些古旧书店其实也才那么两三爿,我怎么就觉得有一大片呢?我是不是觉得这两三爿就可以抵挡一座书城呢?也许真的可以这么说。有一些老旧的书,只能到这里来淘,那淘书的喜悦,是谁能体会得到的呢?有一次,我淘到一本早期版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翻开扉页一看,上面写着我老师儿子的姓名,兴奋之余,立即电话过去,他那边说正找不到这本书,苦着呢。我说,我立即给你送去。老师的儿子跟老师住在一起,正在西街。我还了书,见到了老师。这个银发的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他与我们的师母都是才华横溢,是泉州的名师,是西街自豪。后来我也才知道,西街像我老师这样有名有为的知识分子,何止一二。西街是我的,更是知识的。

    很久没去古旧书店了,古旧书店成了我的想念。

    真有意思,一天,我学生说要带我到一个好玩的地方。我跟着去了,没想到这是我老师的旧居。老师与师母均去世了,老师的儿女们均搬出去外面住了,老屋空了下来,一个叫郑达真的女孩将老屋租了下来,办了一个家庭旅馆,像丽江一样。老屋延续了过去的那种温馨也因此而有了新的内涵。我还听说,现在的西街像这的旅馆已经不止一家,许多年轻人留恋西街的一切,都在想尽千方百计,留住西街老时光。我想起一句诗:再不来春风就老了,我还年轻,很爱新鲜。

    今晚,我一直想着西街。

阅读上一篇

​天沐温泉度假村 中城·云栖处

2024-03-07 10:15:4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刺桐花开了吗

2018-11-16 16:09:01.0 作者:林俏阳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