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作用

2017-04-08 10:48 作者:李鸿阶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李鸿阶:现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国务院侨办咨询专家,兼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福建自贸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文/李鸿阶 廖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众多,占到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的2/3以上,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手,又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桥梁纽带。“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海外华侨华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要积极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优势

    人数众多。据新加坡美都出版社研究,2007-2010年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约4600万,分布世界上的210个国家地区。其中,印尼华侨华人总数超过1000万人。另据国务院侨办数据,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上的198个国家地区。除传统侨胞的聚居地东南亚国家(约3000万人)外,北美、西欧、大洋洲、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已成为海外侨胞新的聚居地。其中,逾4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资源。
    经济实力雄厚。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世界华商总资产3.7万亿美元,2008年因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降至2.5万亿美元,2009年恢复增至3.9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华商企业资产近4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华商资产规模估计为5万亿美元,其中侨港澳企业约占中国外资企业总数的70%,占到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商经济实力占到世界华商经济总量的2/3以上,世界华商500强约1/3集中在东南亚,东南亚华人上市公司占到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70%,华人资本占到亚洲(除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外)10个股票市场市值总额的66%。虽然华商企业发展迅速,国际化程度增强,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与增长潜力。
    科技实力较强。海外华侨华人从事职业更加多元,已从原来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转变为“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据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近400万人,具有“大集中,广分散”特点,其中美国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约占33%、澳大利亚占15%。欧洲以英国占比最高(9%),其次法国(占4%)、俄罗斯(2%)。亚洲地区以新加坡占比最大(9%),其次日本(占5%)、韩国(占2%)。在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中,约70%在企业工作,教育机构占19%。除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外,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职业已向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分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宝贵的人才资源。
    参政议政热情高。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加快融入主流社会,公民意识、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一些华人成为部长、州长、市长、大使和各级议员,已初步形成华裔参政主体。如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等地,大陆新移民成功当选议员已比比皆是。据洛杉矶加州大学亚美研究中心《美国亚裔政治年鉴》资料,在美国联盟、州、县、市的亚裔官员超过3000人,创下历史之最。另据华盛顿亚太美国研究所国会研究中心(APAICS)发布数据,2016年全美有 245 位亚太裔参选联邦、州及地方民选官员,尤其是华裔参选成绩亮眼,打破纪录,如州一级的有牛玉琳、周本立、陈立德、罗达伦等,国会一级的有孟昭文、赵美心、刘云平、谭美?达克沃斯等。这些参政华裔大多是华裔新生代,他们与父辈移民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不同,更愿意参加住在国的政治活动。
    华文媒体影响力提升。海外华文媒体数量、种类、质量和影响力均在迅速提升。目前,海外华文媒体分布在61个国家地区,总数超过1000家,其中报纸390家、杂志221家、广播电台81家、电视台77家、网站250家,已成为国际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华文媒体(包括华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已转向全媒体时代,逐渐由单一的地方媒体转向多地联动、平台齐备的传媒集团,媒体内容由侧重华文转向兼顾住在国的主流语言、关心议题,逐步趋向本土化。华文媒体生于侨、长于侨,具有融通中外的优势,对消弭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有“四两拨千斤”作用。

    华社力量发展壮大。侨团、华校和华文媒体是海外侨社的“三宝”, 也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地的重要纽带。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数量有25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这些华人社团按地域、姓氏、宗亲和行业等划分,组织程度比较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科技活动,架起维系乡情乡音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以新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为主的专业社团,如加拿大多伦多市各类华人社团有400—500个,伦敦闽籍华侨华人社团有26个,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充当东西方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对中国引资引智引才和企业“走出去”发展有重要意义。


泉州开元寺   图片来源泉州市海交馆


    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选择

    促进整合资源,实现互动联动发展。要发挥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沿线国家的海陆空与信息通道设施水平,促进基础设施互通互联。要强化港口、码头、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走廊,构建海外能源和重要原料资源基地,形成“联通内外、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枢纽中心,促进区域联动、互动发展。
    实施差异发展,构建产业“生态群落”。海外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要强化分工协作、错位发展,通过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能源矿产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加快打造国际化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中心、产业研发中心,构筑沿线国家地区产业“生态群落”,形成新经济增长极,逐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加强密切合作,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要素资源海外配置能力,要以东盟国家为重点,通过加强与南亚、西亚、中东、非洲等国家经贸合作,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空间,全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要发挥海外华侨华人贸易渠道和商业网络作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促进多边商务合作,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文化搭台,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海外文化市场大致可划分为成熟文化市场、新兴文化市场、潜力文化市场和华人华侨文化市场,可以相互交织融合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差异大,要避免和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串联好“宗教路带”,积极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传播者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联系,积极拓展民俗、宗教信仰等民间往来。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智力资源,努力挖掘和发挥华侨华人的科技精英、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作用,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推进海外华侨华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天然“纽带”作用,加强与海外侨社接触,进一步挖掘侨资侨智,有效利用“两新”(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两重”(重点侨团、重点人物)资源优势,以侨为“桥”,促进投资贸易,扩大跨境合作效益。建议成立有侨务部门参与的“一带一路”工作协调小组,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途径和模式,重视海外华侨华人获得感。有效涵养侨务资源,坚持以侨为“桥”,注重维护好、保护好海外侨胞合法侨益,不断提升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快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海外华侨华人投资与生存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海外侨胞将自身事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让海外华侨华人成为推动侨务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重要参与者,促进友好城市合作。
    加快构建载体平台。以“侨梦苑”、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打造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基地和落地平台。加强技术支撑体系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科技资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探索设立华侨产业园,加快培育若干侨商总部,建设侨资产业集聚园区,使之成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建议与发达国家华侨华人科研机构和专业人士开展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引导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发挥华侨经济文化实验区作用,将中国自贸区打造成为通侨联侨的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和侨务政策创新示范区。
    拓展经济利益空间。创新经贸合作方式,放宽投资准入,发展绿色总部经济,吸引海外重点侨商和侨资龙头企业投资,加快打造商贸物流、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拓展地缘经济空间。探索建立新型投资模式,加快构建利益共同体,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当地社会,促进海外侨资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可借鉴国内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以马来西亚关丹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中新苏州工业园为样本,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地区,与海外华侨华人合作建设境外产业园区,推动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外市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双边关系发展。利用海外重点侨商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和网络资源,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能源矿产、海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鼓励我国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实现强强联手。
    建设华文媒体协作网。构建“一带一路”华文媒体协作网,为世界华文媒体提供沟通合作机会。鼓励和支持华文媒体加入华文媒体协作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传播者和有力推动者。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促进华文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推进海外华文媒体内容创新和技术革新,进一步增强华文媒体对海外华侨华人及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廖盟系福建社科院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
阅读上一篇

拓展现实技术 在航天科普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2024-10-20 19:13:29.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创刊词】历史与未来 中国与世界

2017-04-09 15:39:2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