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汉源:人生密码(上)
图/蔡汉源
活泼自觉的童年
新中国刚解放不久,蔡汉源的父亲母亲同全国的老百姓一样,感受着这个苦难民族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医治战争留下的伤痕就是增加人口,生孩子。“人多力量大”是当时的集体意识。1951年,蔡汉源降生了,他是老大,一连带出七个弟弟妹妹。然而要养活这一群孩子就不容易了。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办人民公社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穷,是当时普遍的生活境况。
蔡汉源出生在闽南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这样一个小村庄。孩童时期,家里弟妹多,老大要担当是乡俗习惯,乡村的规矩,蔡汉源义不容辞负起了责任。他思维敏捷,总有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五岁就主动照看弟弟妹妹,十岁就会挑水煮饭炒菜,这些料理家务的事样样顺手。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即使有钱,没有粮票布票肉票也买不到吃的穿的。当时一年一人才发一尺布票,一件衣服要好几尺布票,一个家庭一年要好几个合起来的布票才够买一件。有了布票还要有买布的钱。做一件新衣服是一件多难的事。十岁那年,母亲做了一件长长的新衣,衣角落到腿的膝盖。“这件衣服要穿到十六岁。”母亲对他说了这句话。
小时候穷得没东西吃,还要饿着肚子去放牛。牛也是当时生产的主要劳动力,人没得吃也要喂饱它。割草,或挖土里遗留的小地瓜喂它,有时候肚子饿得不行,也偷吃喂牛的那些地瓜。
当时人民币以分计,一分钱可以买一块很漂亮的糖果,吃了糖果那张包糖的纸还不舍得丢掉,很认真地平展后夹在书本里,现在成了收藏品。花五分钱买一碗牛肉羹自然很享受,也是很奢侈的事。当时就流传这样的顺口溜(闽南语):
厝上猫甲牛肉羹,
五分一碗顶顶顶,糯米饭又参虾皮,
吃了没饱汤再添,
一角吃得饱顶顶,
再加五分炒豆丝,
这种日子谁不思,
一年五顿人人知。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一顿米饭。这里说的一年五顿,是指年兜(除夕)、清明节、五月节(端午节)、七月半(中元节)、冬至。因为有的平时地瓜、地瓜叶都吃不饱。
人民公社时期吃大锅饭,一个生产队300多人,一个大锅煮稀饭,煮地瓜,用铁皮制造的一两勺二两勺还有三两勺。一人一两至二两。一两用一两勺二两用二两勺,如果是地瓜汤,可以多加点汤。吃饭时大家自觉排队,排成了一条长龙。
图/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来宾合影
生态品质的酱油厂
早时的农村,经济状况好些的,十七八岁就结婚了,蔡汉源的父亲是农民又是兽医,多挣了一份兽医的钱,经济条件算比较好。他23岁结婚,那年是1973年。结了婚的男子就是大人了,需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在集体生产劳动中,聪明勤干,因此,被调到村办酱油厂当工人。
在没有使用激素和农药的年代,农作物产量虽然低下,但原生态的可感怎么样,舒心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蔡汉源1970年就会做很好的酱油,制作技术是通过亲戚介绍,到泉州东街酱油厂拜师傅学习的。以前能从石狮去一趟泉州,很难又很兴奋,相当于现在出一趟国的机会,尽管只有几十公里还是那么不容易,要走路到石狮,再从石狮搭班车,一天班车次数少,一辆班车常常挤上五十多个人。车辆老是冒黒烟,一个小时时速达不到40公里。
那个年代办个小加工厂,属于个体经营,办理手续很简单,但是产品不能出问题。蔡汉源经过筹备,买几口大缸、蒸具之类的工具,房子是自家的,然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办一个酱油厂。他合法经营,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生意如火如荼,钱大家一起赚,心里美滋滋。
酱油是一种调料,质量把关最重要。原料要纯正,工序要认真,当时用黄豆都是颗粒饱满的,面粉也是精粉,还要加麦皮。接种、制曲是技术活,经过翻拌均匀披散在簸箕上,当看到豆粒表面长满白色菌丝,再变成绿色,很激动。白天黑夜都要守在旁边随时都要调整温度,因为那是最好的。再经过入缸发酵,日光暴晒。一缸材料要制作发酵一个月,一个月后所制作的酱油膏黏黏的,再拿出去晒,水分蒸发,盐露析出来,最后的产品色、香、味俱全。当时制作酱油的原料都是绿色、天然的,没有任何的添加剂,制作出来的酱油呈酱紫色,有粘度,还透着光,价钱又便宜,大家都喜欢买。
酱油厂第一年赚两三千元,当时在村里种田的农民,一年才有一百多元收入。但好景不长,当时农民做生意被视为“投机倒把”,酱油厂办了三年就停办了。
社会责任的医疗站
1975年,蔡汉源所在的赤湖村要办合作医疗站,需要一个主治医生,村里推荐他去培训。改革开放初期,上大学、招工、参军等都要经过大队、公社推荐,被推荐的青年出身要好、表现要突出。蔡汉源的父亲原来是兽医,在帮忙父亲行医的过程中,他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药理。加上他做酱油期间,做人厚道老实,声誉好,因此就被推荐上了。蔡汉源聪慧灵敏,兽医所涉及的动物药理与人体有相通之处,因此培训时传授的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全班40几人他的成绩总是排在前面。
培训学习一年回到村里的诊所,他就是准主治医生了。
他总是有一种负责任的人生哲学,在行医过程中,认真、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是他的行医态度。赤湖村有四个自然村落,5000多人,当时在农村行医,都需要出诊,而且是骑着自行车去病人家里看病,记得一天最多出诊40多次。
在社会经济落后,缺医少药的时期,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大病特病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治疗。第七生产队的社员蔡咸表,三十九岁就得咽喉癌症,有时三更半夜来叫诊,他都随叫随到。从确诊到过世一年多,这一段时间,他在为病人止痛、护理、劝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到病人临终之际还在旁边照应,家人无不感激。
行医就是救死扶伤,这是本分,是天职。村里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蔡先生中暑晕倒在田间,他得知后马上赶到现场抢救,大家都很紧张,以为不行了,经过他长时间的抢救,一大段时间后苏醒过来了。还有溺水的小孩,接到通知就第一时间赶到。以前没有电话,没有任何通讯,碰到问题想请教一下老师都没有机会,只能靠自己去判断去琢磨去处理。蔡汉源在技术上积累了经验,也养成了处处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图/乌干达福建同乡会成立会长蔡汉源(右二)与乌干达副总统赛坎迪握手
奇招思维办瓜子厂
泉州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泉州管辖的县级市石狮市是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一座远近闻名的新城。
1980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闽南沿海石狮,一股从未有过的活力散发开来。许多村民纷纷经商、办厂。厚道聪颖的蔡汉源自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有过办酱油厂经历的他就想带领身边的人致富。很多人办起轻纺鞋服之类的厂,他却另辟蹊径。他发现瓜子是当下最紧缺的食品。当地红白喜事都需要四碟,即菜圃、瓜子,花生,冬瓜等,当时闽南瓜子产量非常低,但是需求量又大,在他的岳父林国格的引导下,带领了几个朋友办起瓜子炒货厂。
他只知道北方盛产瓜子,那么原料就是在北方。北方哪里有瓜子,他也不清楚。激情可以启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年冬季他到福州火车站,就买一张到北京的火车票,一坐就是46小时,再转车十几小时就到了辽宁省的沈阳,直接去找辽宁省果品公司,公司的负责人对这个来自南方的小伙还是热情指点,告诉他瓜子主要产区在内蒙古,因为瓜子产地在沙地。
踏上内蒙这片陌生的土地,它的空旷和辽远,像他所熟悉的大海,一望无际。然而北方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性与南方有太多的差异,但这里的人好客,他们那里没有大米,早餐就要三杯烈酒,一把小米,一杯马奶,无形中锻炼了他的酒量。采购过程很顺利,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多。
生意场总是人杂事多,没有打过交道无法识人深浅。当时在内蒙古一家果品公司订好一批货,都是货到付款的。第一次发货就存在瓜子质量的问题,他还是用好的瓜子的价格付给对方。到第二批货对方就不存在瓜子质量问题了,后来他们结成了好伙伴。这是一种策略,不争不吵,让对方自己汗颜,这需要一种宽容的智慧,一种大度的诚意。
而后把足迹延伸到东北三省,采购瓜子、葵花籽、花生等原料。
国宝级的“塔曼山瓜子”
1981年,蔡汉源邀了同乡蔡清漂、蔡荣誉、蔡万玺等六个伙伴以股份制办起了中外合资,石狮塔曼山食品有限公司(这些合伙人后来都发家致富),生产“塔曼山”牌瓜子为主。他潜心研究,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掌握配方和蒸煮、翻炒的时间、火候。经过清洗、浸泡、加香料、蒸煮、翻炒、闷置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后的产品色香味俱佳,投入市场后立即得到经销商的认同,“塔曼山瓜子”开始走俏大江南北。第一批货发往湖北,当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不断开发新产品,使蔡汉源的“塔曼山瓜子”一直占据大江南北的市场的高峰。不同地方喜欢的瓜子不同,他在内蒙古外贸公司买了多种多样的瓜子。如南昌赣州喜爱红瓜子,他就从内蒙古调来红瓜子,台湾喜欢大板瓜子,十颗瓜子排起来就是十二公分以上,他就到瓜子盛产区寻找。蔡汉源的瓜子的种类和数量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属于大经销商。
一步跨出新天地。蔡汉源的瓜子厂很快进入快速的运行轨道。一年最高峰期日产十万斤,全厂一百多工人。主要销往福建、湖南、湖北。瓜子的生意步上轨道后又做其他食品加工,如鱼干、鱼片,虾仁、花生、鱼皮花生,还有糖果类等。
由于所产的瓜子的味道和口感很受消费者喜爱,销售一路走俏。当时也卖到台湾去,价格很好。在南平、三明的一些大的国营厂每年都向他定大批量的货。他直接与消费者挂钩,省了中间商的环节,让消费者得利。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猛增,蔡汉源带领团队把工厂办到省外去,可以节省运输等费用,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劳力资源,节省成本。1987年,他与湖南省保险公司合作,各占一半股份。当时日产五六万斤,工人有五六十个。1991年与成都合办川闽副食品厂,又到瓜子产地甘肃省金昌市开办加工厂,原料价格便宜,节省大量的运费及工人的工资。由于他人品好,诚信经营,产品质量上乘且价廉物美,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全国各地。
福建的瓜子产业,蔡汉源是第一家走出去办厂的。他共有四个瓜子厂,分布在甘肃,成都,湖南,石狮。
蔡汉源把瓜子作为一项产业,做大做强,足见他睿智的胆识和拼搏的精神。他还把目光投向更远,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开拓、驰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