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墨香

论书法展览对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艺术节的拓展与促进

2023-11-23 11:53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社

论书法展览对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艺术节的拓展与促进

 

 

(《丝路纵横》杂志社 文/张喜晶  王卓群)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深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而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当下有很大发掘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探究书法对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海艺节”)的拓展与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学者多从人物、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福建地区的书法状况。如李颖伦从史料入手,对福建籍部分著名书家展开研究;欧键汶基于闽台书法基础教育调研,对福建书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王毅霖从区域传统文化视角为福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策略。总体来看,多是偏向于史料和应用方向研究,而忽视了书法发展的经济内因和对外传播,并且涉及“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建书法的相关研究较少。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艺节”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据学者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开端于汉代。

汉代不仅开辟了向西的“陆上丝绸之路”,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从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中南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第一次从水路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联系。[4]

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繁盛状态。

唐代不仅开辟了东海航线,极大促进了唐朝与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还积极拓展南海航线,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由于海路比陆路更为顺畅,南亚、西亚诸国纷纷来到强大富饶的大唐沿海各地进行国际贸易。

宋朝通过海上运输对外贸易更加频繁,一方面得益于繁荣的经济,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泉州等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用以保护外国船舶,皇帝甚至亲自下发空白圣旨,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访的使臣们带着圣旨,到南海诸国为国家开拓国际贸易。外国船舶靠泊后,经官府登记后将十分之一的货物缴纳给政府作为海关关税,这为政府带来巨额的财政收入。

 

明中叶至清前期逐渐走向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中叶以后和清代前期已经衰落,并逐渐被吸人的殖民贸易所替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下限是作为古、近中国历史分界的鸦片战争。

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注程度较弱。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就此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此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肩负着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的历史任务,还承担起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外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多项新时代全新使命。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方位务实推进,已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繁荣之路,绘就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和美画卷,取得一系列沉甸甸、实打实的成果。

泉州古称刺桐、温陵,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属于东南沿海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中,泉州港口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港口。马可·波罗曾这样描述泉州:“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伊本·白图泰也曾提及:“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有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它是海洋蚀入内陆,与内陆河汇合而成的天然良港。”由此可见宋元时期泉州港口的繁荣景象。

现如今,泉州是国务院确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已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并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2021725日,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与建设,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泉州。面对文化产业崛起的经济形势,结合福建省的具体情况,从2014年到2022年,泉州市共举办了四届“海艺节”。“海艺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经批准的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一项重大文化活动。201511月,经上级批准,海艺节由文化部(现为文旅部)和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每两年一届,永久落户泉州市。每届“海艺节”都取得了成功, 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41126日,首届“海艺节”暨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系列活动在泉州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正式开幕。本届“海艺节”包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暨九城市文物精品联展”“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泉州分会场活动——阿拉伯非遗大展和‘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作品展”“2014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书画联展和‘百诗颂泉州’书画展”等23项活动。其中,2014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书画联展和“百诗颂泉州”书画展在泉州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共展出200多幅中日韩三国书画作品,其中中国作品143件、日本作品39件和韩国作品20件。这些作品主题丰富,艺术精湛,风格多样,通过翰墨丹青的形象魅力,反映了各城市书画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

2015118日起,第二届“海艺节”与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一同拉开帷幕。作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中国海丝书法大展亮相福建泉州。作为一个诞生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的书法赛事,中国海丝书法大展赛从200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此次活动于20153月份发出征稿启事,5月底截稿,共收到包括港澳台、美国、西班牙、印尼、泰国、日本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品9207件。此次共展出包括书法、篆刻等124()作品,包括部分海外作品。策展人庄崇宏表示,在以“展示、交流、共享、合作”为主线的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期间,该书法展与观众见面,必将进一步提升书法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20171210日,第三届“海艺节”开幕式举行,主要活动项目同期举行。本届“海艺节”内容丰富多彩,亮点多多,举办了70余项活动,全部免费向海内外宾客和广大市民开放,全力打造“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书法展览方面,“第五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大展赛”于20171210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赵胜利表示:“目前该赛事已连续举办五届,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品数量与质量每年都在提高,种类齐全。”

20191122日,第四届“海艺节”在泉州大剧院开幕。本届“海艺节”包含“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第六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展演”“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作品展”等七个核心项目。其中,“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作品展”是本届“海艺节”知名活动,为促进中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的繁衍生息与海外传播、为丰富人类精神家园、为建设文化强市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对历届“海艺节”发展历程梳理,可知“海艺节”传承有序,较好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增进了民心相通,展现了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书法展览活动对“海艺节”的拓展与促进

 

“海艺节”已成功举办四届,且每届都有书法展览活动,可见书法艺术对于“海艺节”乃至“海上丝绸之路”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拓展与促进作用。

书法展览活动丰富了“海艺节”的活动内容。“海艺节”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一项重大文化活动,2014年首届“海艺节”的举办便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且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关注“海艺节”的举办。对于主办方而言,怎样让“海艺节”更加多元,紧跟时代潮流,为群众呈现“艺术盛宴”,同时也为他国友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法追求“技近乎道”与“德艺双馨”的艺术精神,即中国本土思想在艺术上的反映,这种艺术精神对于人类文化传承具有普遍价值与意义。他国友人在专业讲解员的指引下欣赏书法作品,能够对“技近乎道”与“德艺双馨”的艺术精神有所理解,进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中国书法在西方没有与之对应的艺术形式,西方学术界对书法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东方书法本身深厚丰富的“技”与“法”的内涵,直至“道”的融通与升华;它的工具、方法、学理,其线条、间架、章法的独特性,伴随书法修习始于最初的精神性指引和提升,将会在西方教学与人文领域中引领独特风尚,并开拓新鲜的教育学术前景。因此,“海艺节”设置书法展览活动,既有效地向国际友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海艺节”的活动内容,又促进了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

书法展览活动为“海艺节”提升了海内外参与度与知名度。如果说第一届“海艺节”的“2014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书画联展和‘百诗颂泉州’书画展”是邀请展,参展作者均为主办方特邀的知名书画家,那么从第二届“海艺节”起,“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的加入便打破这一局限。截至2023年,“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已成功举办六届。其中,前三届展览名为“中国海西书画大展赛”,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3年举办。自第四届起,展览更名为“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并成为“海艺节”的正式活动之一。第四届中国海丝书法大展赛是第二届“海艺节”的正式活动,展览面向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书法爱好者征稿,共收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美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等不同地区与国家作品9207件,最终评选出两件金奖作品、8件银奖作品、15件铜奖作品、100件入展作品以及100入选作品。第五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大赛于第三届“海艺节”期间举办,收稿截止后共收到各地书画家投稿作品5235件,其中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外投稿作品,经评审,共有193件书画作品获奖、入展、入选本次大赛。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展作为第四届“海艺节”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卢森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5156件,最终评选出1件金奖作品、5件金奖提名作品、98件入展作品和82件入选作品。

由此可见,第四、第五、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均有来自国内外的几千余名书画爱好者投稿,这些作者在参与投稿的同时必然也在关注“海艺节”的盛况场景。另外,二级传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些作者通过网络等媒介了解“海艺节”后,往往会把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如此等等,皆说明书法展览活动为“海艺节”提升了海内外参与度与知名度。

书法展览活动巩固了“海艺节”的文化底蕴。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文化交流已有一定发展。文化交流是一个承认并尊重差异的活动,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实现中国与世界文化繁荣的“双赢”局面。举办“海艺节”,是一次难得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盛会。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海艺节”实质上是通过艺术展演形式呈现出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追求“技近乎道”与“德艺双馨”的艺术精神,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创作理念存在差异,因而在“海艺节”中,书法展览是一个促进中国与世界双向文化交流的重要机会:对主办方而言,书法展览是“海艺节”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同时也是对参观者一揽子服务的组成部分;对参展方而言,书法展览是一个重要的公关姿态——向参观者,特别是外国观众展示自己最具文化特色的一面,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都能在“海艺节”中欣赏到来自古老东方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的创造力,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得以集中展示。同时,坚持文化多元性,也可使艺术家对文化的差异有更多的理解,使“书法人”更清楚自己的传统和价值观,以包容的精神向其他族群开放,并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寻求协调发展。

 

“海艺节”书法展览目前所存局限性的思考

 

书法展览活动进一步帮助“海艺节”走向世界,也为城市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海艺节”的书法展览活动在获得国际关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局限。

书法创作的内容应更突出闽地文化的主题性。

创作文本是书法作品的重要载体,书法作品依靠其文本得以表现,二者是不可割裂的。同时,文本内容也承载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表现着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感。然而近些年,伴随着书法展览的兴起,创作文本与作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割裂——大部分书法作者秉持“获奖”“入选”的理念,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作品的形式设计、笔墨研究、视觉效果等艺术表达方面,而书法创作的文本内容只是寻找些古代诗文,符合征稿启事的要求即可。这种现象可谓是书法创作者文化的缺失,贾楠曾经指出:“回顾前些年,书法展览一度成为抄书的时代,映入眼帘的大都是古代经典诗文。这些流传千百年的文本尽管充满着先贤的智慧和哲思,但也不免让观众有点审美疲劳。久而久之,人们便不再去关注书写内容,而是只关注作品的形式。书法创作中这种原创性文本的式微和缺失,无疑会使书法作品显得苍白、乏味,难以达到艺文兼备、以‘文’载‘道’的艺术境界和高度。”庆幸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提出的“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方针中重视起书法作品的“文化性”,强化了作者的“文本意识”。

在历届“海艺节”的书法展览活动中,2014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书画联展和“百诗颂泉州”书画展在文本方面较为重视,书法作品文本内容大部分出自泉州市歌词学会编著的《泉州千家诗》,均为古今赞颂泉州的诗篇,另外部分书法作品文本内容是参展书家自撰。后期的第四、第五、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征稿启事中,书法作品文本要求为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提倡作者以自作诗文参赛,其中第六届新增“书写时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保持内容的准确连贯和相对完整。”笔者认为,面向大众征稿的“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也应对书写内容提出进一步要求:创作文本应与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海艺节”等主题相关,并在征稿启事文末附上创作参考内容。同时扩大展览名额,聚集全国及国际书法名家。如此,既能使书法作品在“海艺节”上展示中国独有的“艺”与“文”,提升福建书法知名度和“海艺节”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又可以使投稿作者从这些主题诗文中间接了解闽地文化,促进“书法名家走向福建”的文化效应的形成。

书法展览中有重今而薄古的倾向。

目前,在四届“海艺节”的书法展览活动中,所展出的均为国内外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对中国古代的名家名作却未有涉猎。“海艺节”是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相关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书法方面,现代书法作品的文化表现力相较于古代作品略有逊色,只能讲述书法的“今生”而很难述其“前世”,外国友人通过“海艺节”深入了解中国书法及中国文化的脚步只能搁浅于此,实为遗憾。面对艺术作品的历史,宿峰谈到:“曾经发生的事情被称为历史,因为它已经过去了,时间为过去铺上了一层又亮又暗的纱布。但是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它们是如此的生动,以至于它们影响了当时和今天的人们。”这也是艺术中的“读史明智”。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流,福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书法资源鲜明独特——蔡京、蔡襄、朱熹、黄道周、张瑞图、伊秉绶、林则徐、沈葆祯等闽地名人皆善书能画,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同时,福建省各地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古代石刻,这些石刻具有丰富的书法研究价值。尤澳、尹晓宇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福建古代石刻的著述进行整理,有29册之多。如此之多的著述也从侧面体现出福建古代石刻的数量庞大,这种体量放眼全国都较为罕见。

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法资源,福建省相关单位、组织曾多次举办展览活动,为进一步宣传、促进本地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此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有规模、有计划打造的一项文化品牌,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已经为黄道周、张瑞图、伊秉绶等17位闽籍书画名家举办作品展览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海艺节”也应重视闽地的古代名家名作,对文化名家进行对外推广,加强对福建地区文化名人的打造。如此等等,能够使“海艺节”在进一步巩固自身文化形象、打造福建海丝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国书法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使世界更加清楚地认识福建,认识中国。

书法活动应加强与商贸的进一步结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重要的核心节点国家,作为贸易网络中重要的核心节点国家,我国的经济体量和国际贸易发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正是当前福建地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遗憾的是,福建地区书法工作者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往来较少,“海艺节”中“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活动的书法作品也只是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出。笔者曾对“中国海丝书画作品展”的策展人进行采访,从中了解到,书法作品未有售卖,部分书法作品由策展人赠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当前,福建地区书法销售以个人、画廊销售为主,出口创汇业务较少,这与当前“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发展海外贸易的大环境是相背离的。国家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对书法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结合福建地区书法发展历程来看,除了依托地域优势和政策利好扩大内销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福建的港口优势——特别是泉州的港口,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和海外贸易。

在注重书法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要发现其商业价值。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很多,重新在这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将有力促进书法的发展与传播。“海上丝绸之路”上大量的海外移民,为数众多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侨、华人,大量的海外侨胞与我们同根同源,相同的文化传承也使得海丝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力。通过书法艺术的交流可以形成维系海外华侨与祖国的文化纽带,借助海上航线的商贸活动,结合对外经济贸易的新需求,使书法走出国门,将书法艺术品推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更广阔的市场。另外,福建地区会吸引国内其它地区的书法工作者的关注,这有利于在福建地区聚集全国书法名家,提升泉州书法知名度,进一步打造福建地区成为中国书法的“贸易港口”。

(作者单位:王卓群,泉州师范学院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张喜晶,泉州师范学院书法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阅读上一篇

陈国柱 生活到处都是诗

2024-11-23 11:11:25.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编辑部
阅读下一篇

观洪英士先生书法有感

2022-05-19 16:14:5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